导入数据...
校友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之家 >> 校友活动 >> 正文
尘封的记忆、永远的同学情义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4日
查看:
  来源:

来源:《往事 随想》七九企管同学文集  作者:刘翔

 



       生于5060年代的我们是一批横跨50岁到60岁的人;一批有点高傲有点自卑的人;一批有过崇高理想的人;一批喜欢怀旧的人;一批开始祭奠青春的人。

 

   我们感受了70年代的那种英雄理想主义色彩,但不再盲目;包容,并不喧哗;全程经历了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是理想兼顾现实的一代也将会是痛并快乐着的一代;我们大家上学都在六十年代末或七十年代初。当时我们的主课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比起现在孩子的重磅“炸药包”松多了。

 

    我们背诵着毛主席的教导:“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既不但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记得一直到初三我们才真正开始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记得难忘的1976年。三颗巨星陨落,一年之中我们经历了三位领袖逝世带来的无限悲痛,经历了唐山大地震带来的灾难,我们搭起防震棚,在低矮的窝棚里写作业;我们对毛主席戴黑纱,哭得声嘶力竭;举起标语小红旗,上街游行几乎成了我们童年及少年时代的主旋律,直到欢呼打倒王张江姚……天亮了,十年浩劫终于结束了。那时候,高考制度的恢复和科学大学的召开,我们欢欣鼓舞。“科学的春天来到了”,在无数人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华罗庚、陈景润的事迹激励着数以万计的学子们发愤读书,作为一名东郊国防企业知识分子的子弟,本来怀揣着红书包,在团旗下宣誓时就写下了保证书保证毕业后上山下乡,突然间有了上大学的希望,于是乎开始努力学习,而那时的条件的限制,作为“温七九”的一员,基础之差是可以想象的。就这样走进了高考的考堂,成绩“283”分。实在是不好,按第2志愿被“成都大学”录取。当年大学的入学率大概是4%以内,三十年后的今天,有同学戏言如果在今天进入这个比率我们都可以上清华、北大了。

 

    成都大学三十几年前初创时是直属于市政府的地方性大学,我们报到时,去的是原来的八中,与八中共用一个校区,一踏进学校门就觉得和心目中的大学相距甚远,心里的滋味无法言表,同学们老老少少来自四面八方,有工人、知情、退伍军人,女生尤甚少,机三班四十几同学,就只有5位公主。全部是川军,后来才知道,这帮全部在本地工作的同学才是大家宝贵的财富。

 

    就这样开始了我们与其他大学截然不同的大学生活,忆当年恰同学少年时,风华正茂。留下许多许多至今难以忘怀的奇闻趣事,开始了我们长达几十年的友情。翻开尘封的记忆……有下面几个小事至今难以忘怀。

 

一、双开门平房教室

 

    记得是刚上大学的一二年级,我们教室是临时租用的平房,有前后两道门,老师也是从各中学借来的,水平不一,我们这帮童鞋听得不是睡觉就是磨皮擦痒,不记得谁带头悄悄地从后门溜出去耍一圈,下课前又溜回来,老师居然还未发现,先是两三个后来是一大帮。好个机三班,让老师头痛得不得了,这可能也是集体转企管系得前因吧。因祸得福,多年后让机二、机一班的同学好不羡慕。多年以后,我们终于明白一个道理,无用的东西,不学也罢!

 

二、一扫光

 

    当时我们一天课程较少,一般下午都没课,闲着也闲着,于是乎慢慢地就常常光顾一些周边的小店。我和大家一样常去一家卖冰淇淋的小店,初去的时候用的都是不锈钢的匙子,没多久全改成塑料的了,当年大家一个月的零花钱不过几元钱,真是穷则思变!机三班的同学不守规矩真是全校闻名!

 

三、荷包蛋

 

    走读是成大的一大特色,由于学生宿舍奇缺,我和东郊的几个同学自然而然就结伴而行,女生中的K同学也算其中之一。记得又一次放学后几个同学相约去我家小坐,我祖母拿出家里面的醪糟招待同学们,却单单在K同学的碗中加了个荷包蛋。祖母的意思不言而喻,却偏偏被几个男生看到,成了班上多年以来口中笑料。因为诸多的原因虽然与K同学最终无缘进一步的发展,但彼此总有一些特殊的牵挂。几年前惊闻她因病去世,及了解到她毕业后诸多的不幸,心中实在是有一种遗憾久久不能释怀。永远怀念K同学,美丽,聪明,善良的她!

 

四、自制电热毯

 

    大学第三年,终于有机会挤进了住校的名额,有幸和钢哥住在一起。钢哥比我大几岁,各方面对我都很关照,多年后也是如此,我们也习惯了有困难就找他。当时物质条件很差,从事技术工作的老爸自制了一床小小的电热毯让我用,好不安逸,不料一天晚上突然短路,冒出了白烟,而我还在熟睡中,是钢哥及时发现,叫醒了我们,慌忙中又差点用水去灭火,被钢哥及时制止,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灾难,他成了我的保护神。

 

五、骑游

 

    毕业前一年,终于开始了我的旅游生活,和小龙、白胖等极为同学相约骑车去了夹江,用现在标准来说真是胡来,一路行来见车拖车好不风光。虽然只有一次也足以彰显了我们骨子里的那种不屈的精神,也是人生中不按规矩出牌的人生轨迹的开始。

 

六、乌龙球

 

    大三的时候,也是中国足球最疯的时代,凭借我在东郊69子弟校练就的一点足球基础,我成为了我系足球队的前锋。由于跑得快,在球场上上蹿下跳经常客串中卫。记得有一次与机械系得正式比赛中,急于表现,从前锋打到后卫,回传一球,不料门卫稀饭始料不及,球入己网,导致败北!现在想起都后悔莫及啊!

 

    同学聚会一首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同桌的你》,勾起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年发福的老一辈。

 

    30多年前我们曾怀想:20年后,我们的生活不知有多么的美好;曾经的美妙梦想,如今早已烟消云散,又有多少惆怅在心头?

 

    世界改变着我们,把我们从中年少女变成了人父人母;唯有同学的情义一直存于我们的心中,我深信多年以后仍有许多故事会在同学间流传,同学的友情还将不断的深化直到我们渐渐离去。

 

    同学情,在友谊人间自有真情在……

QQ图片20180817144052.jpg


编辑:adm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