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团学建设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建设 >> 正文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阔步前进的中国青年发展事业

发布日期:2019-01-23    作者:     来源:    点击: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贺军科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解放,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社会活力得到极大释放,中国以世所罕见的速度大踏步地赶上时代、大踏步地实现赶超,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改革开放是过去40年中国社会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青年一代身上打下了极为深刻的时代烙印。当代青年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亲自参与了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伟大奋斗,亲眼见证了党和国家面貌的历史巨变,亲身获得了成长发展的时代红利,青春气质与时代气息同频共振、相互激荡,奏响了改革开放时代交响乐中的嘹亮青春乐章。

  一、改革开放40年是深刻塑造青年、全面成就青年的40年,中国青年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改变了中国青年一代,从根本上为青年发展拓宽了空间、创造了条件,推动青年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着自身的成长发展。

  第一,青年的价值追求健康向上,展现出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赤诚热爱。改革开放以来,青年的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多变,面对社会思潮的交流交融交锋,青年人有困惑、有迷茫,但是有一条主线始终未变、有一个旋律始终高昂,那就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40年来,中国青年始终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正如有的青年所说的那样,“‘爱国’是根植在心头的一种情感维系,尽管平时总是不在意的,但在关键时刻,这样的情感便会爆发——四川发生5·12地震了,我们抱成一团;北京举办2008奥运了,我们一同呐喊;似乎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用心去触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与祖国共奋进”“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青春建功新时代”这些响亮的口号,充分代表了青年一代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青春热忱。

  实践是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的教材。40年来,广大青年在展现中国发展成就的生动事例、客观数字、生活体验中,亲身感受到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伟大事业的“中国变化”,感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速度”,感受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的“中国奇迹”,在中外对比、今昔对比中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同,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由衷“点赞”,对习近平总书记这位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衷心拥护。正如《中国青年报》社论《青春礼赞改革开放四十年》中讲到的:“无论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挑战如何严峻,无论社会思潮如何纷纭,广大青年坚定不移跟着党的初心矢志不渝,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如磐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理想岿然不动。”这正是40年来支撑青年成长发展的精神之钙、信仰之基。

  第二,青年基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改革开放4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00倍,恩格尔系数由60%左右降至30%左右,我国已经从低收入国家迈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极大提高,青年一代已经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自身发展具有了极为丰富和充足的物质基础。当代青年已经不再像父辈们那样有着吃不饱饭的饥饿记忆,不久前在网上很火的视频《年夜饭的变迁》就十分形象地反映了“吃饱吃好”已经成为包括青年在内的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标配,以至于现在还有不少青年为了减肥不吃细粮吃粗粮、主动去追求饥饿感。当代青年已经告别了一套衣服兄弟姐妹之间轮流穿的拮据,开始追求衣着的时尚舒适与丰富多彩,不少青年甚至陷入了每天出门时面对满柜子的衣服不知穿哪件好的“纠结”。这些鲜活的事例都充分表明,当代青年发展在整体上已经不再受制于温饱这些基本生活条件的制约,物质生活水平与父辈相比实现了质的跃升。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极大提升了青年一代的健康水平。我国已经基本消除了青年重、中度营养不良的现象,青年的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以1979年和2014年的14岁青年身高为例,城市男青年的平均身高提高了9.57厘米,农村男青年的平均身高提高了8.38厘米,城市女青年的平均身高提高了4.77厘米,农村女青年的平均身高提高了7.73厘米。身体健康水平的显著提升,为青年发展奠定了体魄强健的重要基础。

  第三,青年整体受教育程度处于我国历史上最好水平,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升。4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长足发展,青壮年人口文盲基本消除,基本实现基础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超过13.3年,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显著缩小。从基础教育看,我国初中阶段毛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从1978年的66.4%和33.6%,增长到2017年的103.5%和88.3%,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大家十分熟悉的“希望工程”,是上世纪80年代末,共青团中央倡导的、着眼于配合义务教育法实施而开展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大眼睛”、“大鼻涕”、“小光头”这些具有标志性的照片在人们的脑海中还经常浮现,这是当年基础教育薄弱状况的直观反映。但到今天,我们的“希望工程”已经十分现实地面临着转型发展的任务,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从高等教育看,1978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为228万人,毛入学率为2.7%;2017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为3779万人,毛入学率达到45.7%,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1/5,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青年受教育水平的显著提升为青年发展提供了最强大的动力、夯实了最牢固的根基。

  第四,青年就业机会更加充分、选择更为多样,创新创业活力和顽强奋斗精神充分彰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门类更加多样,新兴产业与业态不断涌现,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和无限机遇。据统计,1978年,全国就业人员4.02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9514万人;到2017年,全国就业人员7.76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25亿人。大批农村青年改变了半就业、不充分就业的状态,转向城市,进入第二、三产业就业,用辛勤劳动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身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提高了能力。40年来,青年的职业分布更加广泛,除工、农、商、学、兵等传统领域外,进城务工青年、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网络作家、IT行业青年、自由职业者、电商从业者、“双创”青年、独立演员歌手等青年群体不断涌现。据统计,在信息技术服务业、文体娱乐业、科技服务业等以创新创意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中,青年均占从业者的一半以上。可以说,在经济建设主战场、文化发展大舞台、社会建设新领域、科技创新最前沿、重点项目第一线,到处都活跃着青春建功的身影,都留下了青春奋斗的足迹。就业选择的自由与多样,确保青年人能够根据自身特长尽情施展才华,实现差异化、个性化发展。

  第五,青年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创新活力竞相迸发。40年来,伴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改善,青年精神文化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惠及青年的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符合青年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日益丰富。与改革开放前相对匮乏的文化产品相比,图书、电视、电影以及各类文艺演出在今天已经高度普及,青年从“有什么看什么”、“看什么都稀罕”发展为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青年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文化消费增长强劲。2017年,全国图书出版种数51.2万种,比1978年增长33倍以上;全国电影票房收入559亿元,近十年年均增幅约23%。电视机、平板电脑、电纸书、音响等家庭文化设施实现从无到有、从标准化到个性化,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青年日常文化生活明显改善。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基于网络的文化产品为青年提供了更加广泛、更加便捷、更加均等化的文化服务。当前,我国网民总数已经超过8亿,网络对青年人口渗透率接近100%。青年是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直播、网络游戏和在线教育等网络文化应用的主要用户群体。在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的同时,青年也是新兴文化产业的就业主体,在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六,青年社会参与热情高涨、参与渠道丰富,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领域发生着深刻变革,特别是在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中,倡导社会文明新风显得愈加迫切。40年来,青年一代继承和发扬了引社会风气之先的传统,积极投身社会建设,始终做正能量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特别是志愿服务已经成为青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面旗帜。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5000万名注册青年志愿者,活跃在敬老爱幼、扶贫济困、助学助残等社会公益领域,活跃在各种大型赛会的活动现场,活跃在重大突发自然灾害的救灾一线,以他们的友爱之心、专业技能奉献社会、帮助他人,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社会组织日益成为青年社会参与的重要渠道。在自愿成立、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各类社会组织中,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有相当比例是青年。这些社会组织在依法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开展行业自律、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服务需求、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促进政府与社会沟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建设性作用。青年社会参与的广泛性及其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力,充分证明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是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一代。

  第七,青年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更加理性自信地认识世界、走向世界。40年来,我国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以极大的热情去了解世界,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文明成果,加强与世界各国青年的友好交往,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出国留学是青年全方位、深层次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1978年,恢复派遣留学生的重大决策开启了青年出国留学的大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已经从当年的860人增加到2017年的60.84万人,其中学成回国的由248人增加至48.09万人。出境旅游观光、考察学习、商务谈判、劳务合作,是青年感知世界、拓宽视野的更具经常性、普遍性的方式。2017年,国内居民出境规模达到1.4亿人次,其中青年占了很大比例。40年来,中国青年在国际场合亮相的机会增多,联合国青年论坛、教科文组织青年会议以及各类多边双边青年论坛上中国青年发声的机会越来越多。青年交流已经纳入中美、中俄、中英、中欧、中法、中韩、中国南非、中国印尼等国家或部门级人文交流合作机制框架下,开展了青年领导人对话、青年企业家经贸合作、青年发展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中国青年既看到了我们国家的发展差距,也在比较中切实增强了“四个自信”,许多有过海外经历的青年们都讲,“出国就是最好的爱国教育”。

  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青年发展的历程与成就,我们可以十分自豪地说:中国青年发展水平实现了质的跃升,在教育、就业等青年发展的核心领域,已经超前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可以说是实现了优先发展的一代。这为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储备了最重要的潜力、积攒了最强大的“后劲”。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历史性成就,从根本上讲,得益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益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指导,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这是中国青年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未来青年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发展方向。

  二、以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为主线,推动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事业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描绘了未来30多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当代青年的人生奋斗期与这一历史进程完全契合,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这一代青年成长得快不快、发展得好不好,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极为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倾注极大精力关心青年和青年工作,五四期间总是和青年在一起,外出考察调研时经常到青年中去,给不少青年和青年团体回信,使广大青年充分感受到了党的关爱。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把我们党对青年和青年工作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推进到了历史新高度,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关心和指导下,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是指导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事业的纲领性文件,在我国青年发展事业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崭新征程上,在青年发展规划的有力支撑下,中国青年发展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青年发展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国青年发展的新机遇新课题十分明显。随着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城镇化深入推进,青年思想意识多样多变的特征更加明显,用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青年、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的任务尤为紧迫;人口结构的新特点新变化使得青年一代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在健康、婚恋、就业创业、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社会保障等方面需要获得更多关心和帮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青年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为主线,聚焦青年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与紧迫需求,不断优化完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社会环境,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年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坚持党管青年原则。党的领导,是中国青年发展的根本保证。青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坚持党管青年原则”,既包含着对青年的历史作用特别是青年在党的事业发展中极端重要性的充分肯定,又包含着党对青年一代的关心爱护、殷切期望、严格要求,是在总结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基本观点和中国青年运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统揽性的重大原则,是青年发展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管青年原则,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主动争取各级党委支持,把青年发展工作摆在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全局中去谋划和推进,引领好青年思想,带好青年组织,抓实青年政策,引导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青年优先发展的基本理念。长期以来,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青年人身强力壮,是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强势”群体,似乎不用给予特殊的关照与帮助。事实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变革,特别是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深入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要求越来越高,人的经验积淀与技能积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显著上升,体能的优势在下降,青年发展需要得到各方面的助力与支持。青年发展规划提出:“党和国家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这是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了青年优先发展的理念。我们贯彻这一理念,就是要真正从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这一战略高度去看待青年发展工作,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照顾青年人的利益关切和长远发展需求,在开展工作时要注重优先解决制约青年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青年发展总体上保持适度领先的水平,为我们国家在长期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和优势。

  3.坚持青年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同样也对青年发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这在青年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过去,青年的需求主要就集中在“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有工作干”等基本需求上,解决起来方向比较明确、聚焦点也十分集中。现在,随着这些基本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青年群体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化趋势,青年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小众化的特点。这就决定了青年发展工作的内涵必须与时俱进,注重突出全面性的要求,既要有物质层面的发展,更要有精神层面的发展;既要有生存需求的满足,更要有发展需求的拓展;既要着眼青年自身的个体发展,更要关注青年整体的贡献作为。一方面,发展领域要全面。虽然青年发展需求的最大公约数越来越难找了,但是我们仍然要聚焦青年相对集中的需求领域做好工作。青年发展规划从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文化、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维护合法权益、预防违法犯罪、社会保障等10个领域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和有针对性的发展措施,充分回应了当代青年的普遍关切,构建形成了覆盖青年需求主要领域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我们强调全面,就是要务实推进这10个领域的发展政策落地,实现青年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覆盖对象要全面。青年职业选择、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在实践中催生了大量新兴青年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关注高校毕业生、城乡贫困家庭青年、残疾青年、城乡间流动的农村青年等重点群体,要关注自由职业者、网络意见领袖、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演员歌手、流浪艺人等新兴群体,要关注“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小微企业青年。我们强调全面,就是要切实照顾不同青年群体的发展阶段、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在促进青年发展的进程中不让一个青年人掉队。

  4.坚持青年协调发展的基本方向。当前,青年发展已经跃升到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发现青年发展各领域面临的新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在青年教育领域,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有学上”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上好学”的需求更为强烈;与此同时,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和青年关注的焦点,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同一城市不同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时常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这就要求我们认真落实青年发展规划在提高学校育人质量、科学配置教育资源等方面制定的各项政策,真正在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两个方面更好促进青年发展。比如,在青年健康领域,我们已经基本解决了营养不足问题,与此同时,青年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凸显。据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与2010年相比,20—39岁人群综合体质仍在下降。青少年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继续呈现低龄化倾向,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身边的“小眼镜”、“小胖墩”越来越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大,青年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需要给予有针对性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这就要求我们认真落实青年发展规划在提高青年体质健康水平、加强青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等方面制定的各项政策,确保青年一代拥有更加强健的体魄。可以说,青年发展规划中10个领域的发展目标和政策,都是在深入分析和把握每个领域青年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突出问题并进行轻重缓急排序后作出的选择,我们要以很强的问题意识、很好的平衡感去贯彻落实,确保青年一代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

  5.坚持青年自主发展的主体地位。青年是一个极具成长性、自主性的群体,青年发展归根结底要靠青年自身的努力奋斗。回顾40年来的发展历程,广大青年不负时代机遇、竞展青春风采,争当市场经济大潮的弄潮儿、社会文明新风的践行者、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队、国际交流合作的先行者,把个人奋斗全面融入到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青春足迹,实现了自身的成长发展。进入新时代,青年一代肩负冲刺民族复兴最后一棒的历史重任,更要在全社会的关心重视下,激发内在动力,拿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想干事、能吃苦、肯奋斗,始终保持一股顽强拼搏、勇于开拓的精气神,扫除一切骄气、娇气、暮气、惰气,做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用青春建功新时代的踏实业绩来证明自己、成就自己。

  三、共青团要切实维护青少年发展权益,在促进青少年发展中更好发挥积极作用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青年人自己的组织。贯彻落实青年发展规划、更好促进青年发展,共青团责无旁贷。

  1.突出实践育人,切实发挥好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作用。共青团作为一所大学校,不同于一般学校的鲜明特色就是实践育人,注重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塑造。现在,青年人接受课堂教育、书本教育、知识教育的机会比以前要大大提升了,但是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接触实践、接触生活的机会却少了。共青团将重视和发挥好实践育人的优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带领青年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用自己的眼睛看,用心去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真理性,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突出实践育人,需要充分关注和挖掘改革开放40年来青年亲身经历的发展变化,充分关注和挖掘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在青年身边的成就与变革,以此为素材开展好国情形势教育,引导青年从可知可感、切身受益的真实变化中去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从“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中去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2.做好统筹协调,切实发挥好青年发展规划协调者的作用。贯彻好实施好青年发展规划、推动青年一代按照党的要求成长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群团组织、社会等各方面协同施策的工作合力。青年发展规划明确赋予共青团推动规划落实的协调、督促职责,这是党中央对共青团的充分信任,也是共青团必须履行好的光荣责任。共青团将积极作为,努力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推动各地根据实际编制本地区青年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各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加强对青年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协调党政有关部门充分关注青年发展问题与需求,推动政策出台、抓好政策落实。同时,青年发展规划提出的不少发展措施和重点项目,牵头部门就是共青团,对于这些任务,我们将坚持高标准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青年中去。

  3.代表反映诉求,切实发挥好青年权益代言人的作用。青年发展规划既是一系列具体的政策举措,同时也是一整套重大的政策方向,规划中的很多规定都是原则性的,需要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青年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紧迫需求,不断完善和丰富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共青团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把青年的“温度”告诉党和政府,是共青团的职责所在。我们将深入推进共青团改革,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广大团干部走到各领域普通青年中去,把团的基层组织深深扎根于青年群众之中,倾听青年心声、了解青年需求,及时把青年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需求反映给有关部门,推动新的青年发展政策出台和完善,真正成为青年成长发展道路上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

  4.有效联系、服务和引导青年社会组织,切实发挥好团在青年组织体系中的主导作用。组织是青年发展的倍增器,青年人只有组织起来,才能把潜在的力量转变为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强大现实力量。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不少青年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展现出很强的活力,在一定范围和领域的青年中很有影响。青年发展规划提出:“要健全党领导下的以共青团为主导的青年组织体系。”这是适应青年组织发展新形势、促进青年发展新要求提出的重大举措。共青团将积极适应新时代青年组织化需求满足渠道更加多样的趋势,既要充分发挥自身开展青年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又要充分学习借鉴青年社会组织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积极主动把各类青年社会组织联系好、服务好、引导好,把蕴藏在青年中的活力和潜力充分激发出来,共同聚焦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上来。

  青年是一支现实的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已经以其信念坚定、视野开阔、务实奋斗、自信包容的崭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青年更是一支未来的力量,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青年一代接续奋斗。我们相信这一代青年、也祝福这一代青年,更要以实际行动促进这一代青年更快成长、更好发展,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向着无数中华儿女心念已久的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奋力冲刺。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8-11-29)